社区规划需要孩子视角?南沙社区设计师这样做

2022-06-10

图片1.png

亲子家庭用模型“规划建设”社区


“我希望社区有更多的小吃摊,我喜欢美食!”

“我想要一个大大的滑滑梯,和好多小朋友一起玩!”

“我画的社区有篮球场、游乐园,有池塘,还有鱼。”

6月3日,端午佳节粽叶香,广州南沙区大岗镇庙青村委会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语。18位小朋友化身为“小小社区设计师”,在爸爸妈妈、南沙区社区设计师和妇联工作人员、巾帼志愿者的陪伴下,通过沙盘游戏、手绘作品等方式,“动手”创造他们的理想社区。

本次“孩子们的社区”主题活动,由南沙区社区设计师办公室(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)和南沙区妇联主办,大岗镇妇联、庙青村妇联协办,广州城规院南沙分院、评科智库联合承办。


“一米高度看社区,儿童的角度和我们成年人是不同的。”

整个活动过程除了组织孩子与家长学习社区设计知识,点评社区的儿童友好程度,小朋友们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,用模型规划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美丽社区。社区设计师将综合孩子们的想法和家长反馈,整理形成专项报告,作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参考依据。


图片2.png

亲子家庭用模型“规划建设”社区


“活动挺好的,让我们更加清楚看到孩子们想如何改变环境,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家园。”

“平时我们家长都是关注学习、家务,很少有今天这样交流。这次活动给小朋友和家长一个互动的新玩法。我们一起画画,一起完成作品,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,感觉很开心。”

“一米高度看社区,儿童的角度和我们成年人是不同的。儿童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,而家长不一定能完全了解孩子们的想法。我认为这个活动挺好的。”家长们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。

在活动现场,不仅孩子玩得开心,家长参与社区设计的热情也被激发。尤其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、街道容貌整理、老人服务娱乐场所、儿童学习场所等热点问题,家长提出许多意见与想法。


图片3.png

孩子们展示“理想社区”手绘


广州目标是“构建5分钟步行可达社区级的儿童友好生活圈”

今年5月,住建部《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》提出,“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、街区、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”“鼓励各城市形成有效的儿童参与机制。涉及儿童的城市建设改造在方案制定、建设实施、评估反馈等环节,应广泛听取儿童及看护人意见”。

今年6月出台的《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导则》,提出目标是“构建5分钟步行可达社区级的儿童友好生活圈”。南沙区社区设计师团队秉承“社区事·街坊做”理念,已着手开展一系列公众参与活动,希望带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空间治理,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,朝着“老城市,新活力”的目标一步步迈进。

南沙区社区设计师办公室主任彭麒表示:“我们以沙盘、儿童绘画的生动形式,听取儿童声音,让儿童参与社区建设,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实践。这类活动不仅能增强儿童的社区建设参与感,更爱自己的社区,也能帮助我们在社区绿化、社区养老建设等方面得到启发。”

评科智库研究三部主任易远江认为,儿童友好不仅体现为城市公共环境,更是一种理念和关怀。城市建设、社会治理都应该有孩子的声音,顾及孩子的需求。


来源:金羊网

通讯员:评科智库 郑鋆潼



原文链接:

社区规划需要孩子视角?南沙社区设计师这样做 (ycwb.com)

分享